周末好去處|6位「港藝新星」傳承中華文化 展出本土特色創作引共嗚

親子好去處

撰文: 傅承嘉

發布時間: 2024/07/11 12:22

分享:

分享:

何煒霖在港藝新星展覽中展出以廣東歌,以及本地詩人文本為題的書法作品。(大會提供)

近年不同範疇界別都流行「傳承」一字,亦即為該界別發掘出新力軍將珍貴事物延續下來,而中華藝術就是其中之一。由孫少文基金會贊助,饒宗頤文化館和一新美術館聯合策劃的全新藝術計劃「港藝新星展覽」,提供一個機會和平台讓大眾認識本地年輕藝術家的藝術路向和成果。

經過多個月來的公開招募、甄選及籌備,日前(5日)展覽正式開幕,選出了6位40歲以下的香港年輕藝術家在饒館正式展出藝術創作,當中的何煒霖,葉鍵恒就分享了他們各自的創作心得和理念。

何煒霖希望藉着有濃厚本土味的作品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和回憶。(大會提供)

何煒霖並非首次將藝術作品參展,他透過在社交媒體留意到饒宗頤文化館和一新美術館的宣傳,加上受到身邊有不少朋友和前輩的鼓勵下,決定報名嘗試參與今次計劃。

何自9歲起已專注於練習書法,他在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完成學士學位後,再攻讀藝術哲學碩士課程,修業期間,他曾嘗試將書法融合油畫等西方的藝術媒介,但最後發現自己最喜歡終究是傳統的書法,自此,他就嘗試從書法跟文本之間尋找當代性。

葉鍵恒感恩有港藝新星展覽企劃,讓他有機會將畫作展示於公眾眼前。(大會提供)

廣東歌融入書法

何煒霖為今次展覽帶來6幅書法作品,他平時創作書法的題材主要取材自他人或自己的文本︰「我會找一些跟我自己和觀眾有共嗚的文本,嘗試將我和觀眾聯繫起來。」他舉王菲的《如風》作為例子︰「當觀眾見到書法當中的歌詞,就自然會在心中啍起上來。」希望藉着有濃厚本土味的作品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和回憶。除廣東歌歌詞之外,何亦會以本地不同詩人的作品作為書法的題材。

何煒霖形容在書法作品中所揮畫出的字體都是不同古人傳承給他的「養分」︰「因為傳統書法需透過不斷的學習、臨摹才能夠慢慢得出自己的風格。」而王羲之、趙孟頫、王鐸等古代書法家都是他的學習對象。何透露即將開設書法工作室,除了繼續研究當代書法和創作外,更希望做更多書法的傳承工作。

葉鍵恒在港藝新星展覽中展出以舊香港街景為題的水墨畫作品。(大會提供)

香港舊昔引共鳴

另外在展覽中的另一角,放滿畫有昔日香港街景的畫作,讓人有一股懷緬重前舊香港的感覺,不自然會走到展區內駐足仔細欣賞。這些畫作帶領觀眾重回昔日尚有啟德機場的九龍城,消失已久的灣仔迪龍里等舊街角,觀眾亦可從畫中欣賞到與九龍皇帝曾灶財相類似的書法筆跡。

凡此種種,都是藝術家葉鍵恒「香港味」濃厚的作品。葉鍵恒形容《港藝新星》企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︰「如果無這個企劃,根本沒有機會將自己的作品呈現於公眾眼前,這些作品將會繼續存放在我的迷你倉內!」以往葉都因香港場地空間,租金高昂所限,難以將作品一一展出,因此他感恩有《港藝新星》企劃的機會。由於葉鍵恒正職為游泳教練,他會趁空餘時間為今次畫展展出的作品作「最後衝刺」。

全新藝術計劃「港藝新星展覽」日前(5日)正式開幕,展出6位藝術家共48件藝術作品。(大會提供)

兩婆孫憑畫寄意

葉鍵恒自幼由外婆照顧成長,不幸地外婆的一邊眼眼盲,另一邊眼則有色弱,加上不識字的源故,兩人之間除了對話之外皆以作畫作為溝通媒介,因此外婆樂見自己的外孫喜歡作畫,並於臨終前囑咐︰「若然鍵恒你喜歡畫畫,記得用心去做,不要放棄!」葉鍵恒將這句說話一直記在心中,但後來他亦因踏出社會工作後而放低畫筆,直至香港近年發生好多事情,導致不少香港人離開,令他希望透過畫作創作引起共鳴,因此決定重拾畫筆做創作。葉鍵恒盼望於未來能夠將包含香港元素的畫作衝出香港,讓五湖四海的觀眾認識了解香港。

最新影片推介

港藝新星
日期: 2024年7月6日至2024年11月3日
地點: 饒宗頤文化館 藝術館展室三

💯備戰考試季!立即下載免費試題👉🏻【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】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